世界肝炎日——消除肝炎,你我都是关键
发布时间:07月28日 16:56 浏览:195次
今天是第15个“世界肝炎日”。今年,我国肝炎日宣传主题为“社会共治,消除肝炎”,旨在呼吁全社会共同参与,有效控制病毒性肝炎流行,减少肝炎相关肝硬化和肝癌的发生与死亡,朝着“2030年消除病毒性肝炎公共卫生危害”的目标全力迈进。
实现这一目标,我们将面临诸多挑战,尤其是乙型、丙型肝炎这两大“沉默杀手”的持续威胁,以及HIV与肝炎病毒合并感染带来的复杂局面。
消除病毒性肝炎公共卫生危害,需要你我共同行动。只有科学认识、全民参与,才能真正实现“社会共治”的目标。
一 乙肝与丙肝:肝脏健康的隐形杀手 病毒性肝炎中,乙肝和丙肝主要通过血液、母婴和性接触传播,症状隐蔽、危害持久。许多人感染后并无明显症状,却在悄无声息中发展为肝硬化、肝癌: 丙肝(HCV) 1 被称为“沉默的杀手”,以隐匿性感染转为慢性肝炎为主。早期大多没有明显症状,常被忽视,多数人出现症状时可能已发展到肝硬化甚至肝癌。一旦进入肝纤维化阶段,进展速度比乙肝快30%,无论年龄大小,感染后约80%会发展为慢性肝炎,男性患者肝硬化发生率比女性高2倍。
乙肝(HBV) 2 乙肝(HBV):成人感染后约5%-10%慢性化,病毒持续阳性者,20年内肝硬化发生率达20%-30%。乙肝和丙肝若不及时发现和规范治疗,可导致肝硬化,最终发展为肝癌。肝炎给社会带来沉重的疾病负担,患者集中在30~50岁青壮年群体,他们是社会和家庭的主要劳动力,疾病导致巨大劳动力损失。更令人忧心的是,相比于HBV或HCV单一感染,HIV合并HBV、HCV感染患者的肝纤维化进展更快,以肝硬化并发症、肝癌、肝病相关死亡为代表的终末期肝病风险更高。
二 早查早治:打破肝炎的“沉默魔咒” 及时发现是预防肝炎危害的关键一步,高危人群需主动筛查: 乙肝重点人群:存在性暴露感染风险者、职业暴露风险者、有经皮肤黏膜暴露血液风险者及慢性乙肝感染者家庭成员。 丙肝高危人群:有输血史、共用针具史、不安全性行为者、丙肝感染者所生子女。 1 规范筛查、检测: 乙肝:乙肝筛查通常包括以下三项检测: 丙肝:首先进行抗-HCV抗体检测,阳性者必须进行HCV RNA检测。 如今95%以上的丙肝患者通过抗病毒治疗可以实现病毒学治愈。治愈后仍需定期监测随访和肝癌筛查。乙肝虽然尚不能完全根治,但规范抗病毒治疗可有效控制病情,大幅降低肝硬化和肝癌风险。 我国研究显示,HIV感染者中合并HBV感染率达11.3%,合并HCV感染率为18.2%,三重感染率也达3.3%。HBV的存在使HIV感染者对抗病毒治疗应答率降低,CD4细胞恢复减慢;而HIV感染导致免疫功能受损,使HBV复制增强,肝纤维化加快,肝癌风险升高。无论合并HBV还是HCV,HIV感染者应在确诊后快速启动抗病毒治疗。 三 社会共治:消除肝炎,我们在行动 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,主动了解肝炎知识,高危人群定期筛查,易感人群主动接种乙肝疫苗、感染者和患者坚持规范治疗,消除对肝炎感染者的歧视。让我们共同响应“社会共治,消除肝炎”的号召,携手应对肝炎挑战。 参考文献: 1. 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HIV合并肝病专业委员会,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.中国HIV合并HBV,HCV感染诊治专家共识[J].临床肝胆病杂志, 2024, 40(6):1107-1113. 2.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,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.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(2022年版)[J].中华肝脏病杂志.2022,30(12). 3.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,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,丙型肝炎防治指南(2022年版)[J].中华肝脏病杂志,2022,30(12):1332-1348. 供稿:艾防所 张智晨 编辑:邱雨奇 (图源网络,侵删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