绝处逢生!“隐形止血刀”放疗力挽胃癌出血危局
发布时间:07月22日 09:36 浏览:256次
面对胃癌出血,人们通常首先想到药物、手术、内镜止血或介入治疗等常规手段。殊不知,还有一种效果显著的治疗方式常被忽略——被称为“隐形止血刀”的放疗。
近日,我院肿瘤科便运用放疗技术,成功为一名残胃癌出血患者止血,助其转危为安。

71岁的朱爹爹在外院确诊残胃癌时,家属因担心病情危重、治疗意义不大且会增加患者痛苦,最初治疗意愿不强。入我院时,他已确诊残胃癌1周有余,伴随黑便、血色素下降、血压降低等症状,被诊断为残胃恶性肿瘤引发消化道出血及失血性休克。当时患者面色惨白,血红蛋白仅45g/L(正常成年男性范围为130-175g/L),且身为O型Rh(-)“熊猫血”,随时可能因出血不止危及生命。
情况紧急,肿瘤科立即联合输血科输注特殊血型血红蛋白,维持患者生命体征。在江炳东主任带领下,多学科会诊迅速展开。由于患者状态极差,家属又明确拒绝手术、介入及内镜下止血治疗,经过慎重评估,江主任提出放疗是挽救朱爹爹生命的可行方案,并即刻制定了详尽科学的治疗计划。在告知家属后,经过再三考量,家属最终同意接受抗肿瘤治疗。

在输血补液、药物止血以维持生命体征的同时,放疗定位工作同步推进。确定方案的次日,放疗正式启动。
仅完成5次放疗,朱爹爹的黑便便停止了,意味着出血得到有效控制。此后,他的身体状况持续好转,大便颜色逐渐恢复正常黄色,面色也从惨白变得红润,血红蛋白回升至85g/L以上。
完成残胃癌姑息放疗后,针对后续抗肿瘤治疗,检测显示患者PD-L1 CPS≥10高表达,这意味着他能从免疫治疗中显著获益、改善生存。相关研究表明,肿瘤细胞可通过高表达PD-L1与T细胞表面的PD-1结合,抑制T细胞免疫反应,实现免疫逃逸。因此,患者后续采用化疗联合免疫治疗,有望进一步延长生存期,甚至存在治愈可能。
放疗之所以被称为“隐形止血刀”,是因为它能抑制肿瘤细胞生长,间接影响肿瘤血管形成:一方面减少肿瘤血管生成;另一方面,放疗后肿瘤出现的水肿会挤压周边小血管,实现立竿见影的压迫止血。随着放疗持续推进,肿瘤组织及内部小静脉逐步萎缩,从根源上长期降低出血风险。

—END— 监制:吴超 吴帅 信息来源:高灿 编辑:宣传部
[ 转载请注明出处 ]
—END—
监制:吴超 吴帅
编辑:宣传部
[ 转载请注明出处 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