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江北日记】医院里的平凡与不平凡
发布时间:04月27日 08:28 浏览:60次
平凡与不平凡
“在生活的平凡里,藏着人性的不平凡。”这是一句常被引用的名言,而医院,这个看似平常却充满生命气息的地方,正是这句话的最好注解。医院里,既有日复一日、默默付出的平凡身影,也有在关键时刻展现出的不凡精神。

走进医院,最常见的就是那些身着白衣的医生和护士,他们每天往返于病房与诊室之间,面对病痛和生死,用专业与热情守护着每一位患者。此外,还有那些默默无闻的清洁工、送餐员等,他们的工作看似微不足道,但却为医院的正常运行做出了巨大贡献。
医院中不仅有平凡的坚守,更有不平凡的事迹。1月17日,陶女士来我院健康管理中心进行体检。在胸部CT平扫中,意外发现右侧胸腔内近脊柱旁有一个乒乓球大小的肿物。经过两个月的深思熟虑,她于3月10日来我院胸外科门诊寻求进一步治疗。田学涛主任医师接诊了陶女士,经过仔细阅片后,初步诊断为后纵隔占位性病变,且良性病变的可能性较大。出于对陶女士健康的考虑,田主任建议她住院接受手术治疗,以便更全面地了解病情并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。

入院后,胸外科团队迅速为陶女士完善了手术前准备,胸部增强CT结果显示,后纵隔脊柱右侧旁存在占位,进一步证实了之前的诊断;同时,右肺下叶背段还发现了直径约0.5cm的磨玻璃样结节。田主任凭借丰富的肺结节手术经验,判断结节存在恶性可能。因此,他建议陶女士在胸腔镜下用微创手术切除后纵隔肿物的同时,一并切除肺结节,以彻底消除癌变隐患。陶女士和家人经过商议,最终同意了田主任的手术治疗方案。
3月15日,经过充分的术前准备,田主任通过胸腔镜微创手术,仅开放两处直径约2cm的孔洞,成功将陶女士的后纵隔肿物和右肺磨玻璃样结节切除,并送往病理科进行进一步的病理学检查。3月20日,病理结果揭晓,后纵隔肿物确诊为节细胞神经瘤。这是一种较为少见的良性神经源性肿瘤,病情通常并不严重,手术切除后基本可获根治,且术后复发转移的概率较低,而肺磨玻璃样结节则确诊为原位癌,属于早期肺癌,手术切除后预后极佳,甚至可以达到痊愈,复发概率极低。

此次胸腔镜下微创手术的成功实施,解除了陶女士身体上的两处隐患,实现了“一术两治”的治疗效果,为她解除了长期以来的病情焦虑。陶女士对田主任及整个胸外科团队表示了深深的感谢,并送上锦旗以表感激之情。
只要心中有爱和责任,就能创造出不平凡的价值。平凡与不平凡,在医院这个特殊的地方交织在一起,构成了一幅幅动人的画面。从社会价值观的角度来看,平凡与不平凡都是社会进步的动力。平凡的人通过日复一日的努力,维持着社会的正常运转;而不平凡的人则通过他们的勇敢和坚持,不断推动社会向前发展。从职业道德的角度来看,无论是平凡还是不平凡,都需要我们具备敬业精神和真挚情感。在平凡中,我们要珍惜每一个岗位,用心去做好每一件事;在不平凡中,我们要敢于面对挑战,勇于担当责任。

医院是一个充满生命气息的地方,既有平凡中的坚守与付出,也有不平凡中的勇敢与坚持,无论是平凡还是非平凡,每一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诠释着生命的意义和价值。在这个过程中,我们不仅能够感受到人性的光辉和温暖,也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生命的真谛和价值。
我们在感慨医院平凡与不平凡的同时,也学会珍惜和尊重每一个岗位和人物。在平凡中追求不凡,在不凡中感受平凡,共同努力,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。同时,也要感激那些在困难时刻给予我们帮助和支持的人,他们的善良和爱心将永远是我们前行的动力。
—END—
监制:吴超 吴帅
信息来源:胸外泌外科 杨金晶
编辑:宣传部
[ 转载请注明出处 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