艾故事| 尽早阻断,不留遗憾
发布时间:04月01日 16:26 浏览:259次
2024已杀青,同学们最期待的寒假即将拉开序幕: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游;相约心仪已久的同学、好友,开一场欢乐派对;娱乐、社交活动增多,殊不知危险已悄然潜伏在我们身边……
案例一|迷失的青春 某大学在校学生小明(化名)大一下学期,通过微信、其他社交网络和线下圈子固定认识多个社会人士同时交往,发生同性性行为,有未使用安全套的情况。高危行为一段时间后在网上购买试剂,自我检测结果呈现阳性,随后前往武汉某医院检测,确证其HIV抗体阳性。拿到确证报告后的他,终于意识到自己的错误,但为时已晚。
案例二|一夜情的代价 某大学在校学生小强(化名)分别于寒假、暑假期间,通过社交软件与其他同性学生、其他社会人士相识,均与其发生过未使用安全套的同性性行为。因对自已的高危行为比较担心,故购买试剂进行自我检测,发现自检结果呈现阳性后,深感震惊与懊悔。待心情平复后自行前往某医院检测,被确证HIV抗体阳性。放纵的行为不仅毁了自己的健康,还可能给家人带来无法挽回的伤害。
这些案例只是众多艾滋病感染者中的冰山一角。它们无声地诉说着一个道理:艾滋病并不可怕,可怕的是无知与放纵。 青年学生们不正确的性观念、易发生不洁性行为;对艾滋病认识不足、风险和预防意识差等因素使其感染HIV的风险增加,在一项调查报告中,青年男生上大学后有过高危性行为的占7.34%,女生占2.64%,且随着年级的增长,学生接受高危性行为的比例逐渐增大,从2.32%到13.37%。
青年学生防艾,要记住三要素! 1.知情交友 避免与HIV感染状况不明的人发生高危性行为。必要时在发生性行为前了解性伴的HIV检测结果。 注意:拒绝以HIV检测阴性为由的无保护性行为。HIV抗体检测窗口期为3-12周,此时虽然检测不出抗体,但处于急性感染期,传染性较强。 2.全程戴套 发生性行为时,每次、全程、正确使用质量合格安全套不仅能有效避孕,还能预防艾滋病和其他经性传播途径的疾病。 3.事后急救 发生高危性行为后,请及时向相关医疗机构咨询,评估是否需要服用阻断药物。阻断药物尽可能在2小时内服用,最好在24小时内,最晚不超过72小时,服用越早,效果越好。 遵医嘱保证每天按时规律服药的情况下,暴露后阻断成功率接近100%! 来源:蔡甸疾控